手机版 | 网站导航
首页 > 学车 > 学车指南 > 中国大学排 世界名排大学 > 中国排前十名的大学|2011大学排行发布 浙大力压北大清华夺冠

中国排前十名的大学|2011大学排行发布 浙大力压北大清华夺冠

学车指南 | 2017-10-30 | 阅读:
【www.sccdzwls.cn--学车指南】

 武书连主持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今年元月结稿。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发行了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 选专业---2011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全书110万字,内容包括我国706所普通本科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学科门类排名、本科专业排名。这是中国统计出版社连续第10年出版发行这部深受考生欢迎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书。

 一、综合实力排名:浙大夺冠

 在武书连的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以207.91分夺得全国高校综合实力冠军,北京大学以200.34分蝉联亚军,曾经连续14年冠军的清华大学以190.25分屈居季军。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这是自1993年《中国大学评价》发布至今,浙大首次夺得综合实力冠军。在此之前,浙江大学的最低名次是第6名(1993年,该年度第1名是北京大学),最高名次第2名(2001年,该年度第1名是清华大学)。1997-2000年连续4年第4名。2002-2010年连续9年第3名,其中2002年得分相当于第1名清华大学的74.11%,2010年得分相当于第1名清华大学的99.51%。

 此次浙江大学总分夺冠,标志着经过1978年改革开放32年的演化,经过2000年中国高校合并重组后10年的激烈竞争,中国高等教育的领跑者已经由北大清华两强鹤立的不变局面,演变为清华、北大、浙大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的出现,证明了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中国高等教育将继续在经济发达地区首先稳步崛起。因此,同样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研究1型大学,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取得长足的进展。

 另一方面,浙大第一,也终结了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发布18年来,总分第1名非清华北大莫属的局面,改写了自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在《光明日报》发布国内第1个大学排行榜以来,连续24年北大清华无悬念独占鳌头的大学评价史。中国大学评价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支持本年度浙江大学夺冠的主要指标是该校的学术影响力:在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的5年零6个月的评价跨度时间内,浙江大学国内外论文他引(即排除作者自引后的引用,以下同)次数为79045次,列全国大学第1名(其中国外论文他引第1名,国内论文他引第2名),北京大学76358次列第2名(其中国外论文他引第3名,国内论文他引第1名),清华大学73325次列第3名(其中国外论文他引第2名,国内论文他引第3名)。上述论文他引次数按一级学科归一后,浙江大学论文他引次数第1名顺序不变。论文他引次数是国际公认的反映大学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指标,也是武书连科研评价体系中权重最高的指标。浙江大学论文他引第1名标志着该校的学术影响力在国际上已居中国大学之首。

 此外,在评价跨度时间里,浙江大学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均居中国大学第1名。

 二、人均效率排名:清华夺冠

 武书连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列出中国大学教师人均效率排名和中国大学师生人均科研效率排名。在这两项反映教师人均有效工作量和人均学术水平的极重要的评价中,清华大学均夺得冠军。

 在教师人均效率评价中,清华大学以7.9471分的绝对优势夺得冠军,南京大学以6.0105分摘亚军,北京大学以5.9229分列季军。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6654分、浙江大学5.2838分、复旦大学5.2221分、南开大学4.7692分、上海交通大学4.4307分、中国人民大学3.9678分、北京师范大学3.7517分。

 在师生人均科研效率评价中,清华大学以4.7656分夺冠,南京大学以3.9590分摘亚,北京大学以3.9395分列季。获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学依次是:浙江大学3.6410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6409分、复旦大学3.6320分、上海交通大学3.2295分、南开大学2.9943分、中山大学2.4570分、北京师范大学2.4511分。

 此外,清华大学的科学与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总分居中国大学第1名。

 武书连认为,截止2010年清华大学连续14年蝉联综合实力冠军,已经创下了中国大学排行榜冠军之最。2011年清华大学未能继续蝉联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独立的医学。在我国,最近十多年,自然科学的4个学科门类中,医学作为前沿科学,发展最快,其次是理学,工学和农学的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2006年,清华大学曾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议成立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在同一个协议中,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 北京协和医学院 。后北京协和医学院认为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只是 协议文件中的历史产物 , 从未有正式注册和使用过 。而在《清华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关于落实两部协议的实施意见》中,又有 清华大学不再另办医学院 的内容,这使清华大学的医学发展陷入两难。


本文来源:http://www.sccdzwls.cn/xueche/23508/